战争城市设计(战争城市设计方案)

2024-06-22

弱小的比利时输给强国德国是必然?

法德边界的德国一方防御工事同样非常密集,尤其是随着机枪等新型武器的运用,导致法军付出了大量无意义伤亡之后才幡然醒悟。所幸的是德国人犯下的错误更大,为了绕开法国的防御工事,他们选择大体按照施里芬计划推进战争,攻占了比利时等低地国家。

第三,比利时的中立地位其实本身就并不中立。一般来说,中立这一次就表明了不能有倾向性,但是比利时由于地理原因不得不偏向英法,实际上已经和德国形成对抗,所以遭到德国的进攻也是必然的。

-10-13 00:32:58 补充: 德国人估不到英国人除了精于计算外,无论是保守党及自由党,也有保护弱小国家免受侵略的信念传统。

当时的德国想要发展经济,就必须集结国民力量,欧洲各国至今依旧没有找到比民粹主义更好的粘合剂,何况是希特勒主政的时代。简而言之,战争是德国想要复苏的唯一办法,是历史的必然,只发展经济的德国经济连复苏都做不到,更别谈世界一流强国了。

一战爆发,德国的战争手段是采用速决战,而速决战的精髓即是先发智人,强调进攻,这种战术的实施使得从1914年德国入侵比利时开始到战败投降,整个一战的主战场并不在德国的境内,即使在战争的后期的相持阶段,战争的主战场还是在德国境外。

冯小宁战争三部曲中体现的文化差异

著名导演冯小宁以颂扬国家和民族主义的战争为题材,他以三种颜色命名的战争三部曲《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以及电视剧《北洋水师》、《大空战》等基本属于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力作。

非要有“最”的话,我觉得《紫日》最好。视角很新颖,而且冯的镜头也更加写意。整部电影里有冷酷无情、有惨绝人寰、有惊心动魄也有诗情画意。

电影《落经山》是冯小宁“战争三部曲”后的又一力作,但这次的冯小宁不再专注于战争,而是把目光对准了洞穴夺宝题材。在很多国外电影中,比如《地心引力》、《魔窟》、《恐怖废墟》等等,都是跟洞穴有关的惊悚悬疑片。冯小宁表示,《落经山》中有悬疑,但并不惊悚。

拐角射击系统

1、中国相关机构了解到Corner Shot的实战价值后,决定与以色列公司合作,定制了一款能适配中国92式9mm手枪的拐弯枪武器系统,以满足国内反恐作战的特殊需求。经过试用,中国执法部门对其在实战中的效能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高昂的造价使得许多基层执法机构难以承担,这促使了自主研发拐角射击装置的需求逐渐增强。

2、于是出现了一些新的拐角射击武器系统的,最典型的和最有名的莫过于以色列人研制的“拐角射击”CornerShot系统。

3、前半部铰接在一个可旋转的机构上,这一机构可以使得射架的前半部向左侧或向右侧旋转并能发射。使用时一把武器安装在前半部的射架上,摄像头捕捉到的瞄准画面传送到后半部的监视器上,射手就能通过监视器来瞄准和射击。该系统既可以向侧面瞄准射击,也可以像普通抵肩武器那样向前方直接瞄准射击。

4、早期的“拐角射击”系统只能安装一把半自动手枪,因此其缺点是火力太弱,也只适合于警察或特种部队在小规模低烈度的战斗中使用。标准配备的是一把格洛克17型手枪,但也可以装其他尺寸相近的手枪,例如在国内试用时使用的是QSZ92式。当该系统的产品多样化之后,称为Corner Shot C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