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内蒙古牧区 内蒙古牧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它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额济纳戈壁,面积88万多平方公里,草原面积12亿亩约占全国草场面积的1/4,全区生长着各种牧草近千种。
2、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我国牧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及西北部边缘地带,多属天然草原。内蒙古牧区 内蒙古牧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它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额济纳戈壁,面积88万多平方公里,草原面积12亿亩约占全国草场面积的1/4,全区生长着各种牧草近千种。
3、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牧区最大,属于温带草原牧区,优良畜种是三河马、三河牛。第二大牧区是新疆牧区,主要畜种有细毛羊、羔皮羊等。西藏牧区是我国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牧区,主要有藏牦牛、藏羊等。第四大牧区是青海牧区,属于高寒牧场,牦牛头数最多、质量最好的省份。
4、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均在400mm以下。北方和西部各省区是我国天然草原的主要分布区。西部十二省草原面积31亿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百分之82。
5、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牧区的介绍:牧区是指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它是相对于以种植业生产为主的农区、以林业生产为主的林区、以渔业生产为主的渔区而言的。是生产牲畜和役畜的饲育、生产基地。我国牧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及西北部边缘地带,多属天然草原。
6、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林区, 西南林区 ,东南林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以达的地区。农耕区和牧区的界线是__400___毫米年降水量线。
1、青藏高原旧称青康藏高原(北纬25°~40°,东经74°~104°)是亚洲中部的一个高原地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青藏高原实际上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脉组成的高山“大本营”,地理学家称它为“山原”。
2、青海省腹地冰峰林立,雪山连绵,发源了哺育中华文明的长江与黄河。江河源区自然生态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但近年来,该区环境受到人为影响,已有恶化趋势,亟需引起关心和保护。藏刀、地毯、冬虫夏草等为主要名土特产。
3、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是全球海拔最高、面积广阔的高原。它位于亚洲的西部,东临中国,南接印度,西连帕米尔高原,北靠蒙古。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气候寒冷干燥,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山、高原、盆地、峡谷等多种地貌。这里也是多条亚洲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如长江、黄河、印度河和恒河等。
4、青海高原的空气比较干燥,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气温比较低。由于其地形的复杂和多变,青海高原上气候本身也随地区的不同而变化很大。总的来说高原上降雨比较少。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因此有“世界屋脊”之称。
1、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和人为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或由于一种营力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雨浇地、水浇地、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的复杂性下降或丧失。
2、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的地区,或是一种几乎完全没有植被和良好土壤发育的土地。其气候变化剧烈,风力作用强烈。
3、荒漠是指植被稀疏、矮小、土壤贫瘠、厚度较薄,甚至母质基岩裸露地表,并具有较大分布面积的地理景观或地貌类型。它通常分布在降水稀少,蒸发力大,风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十分活跃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4、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荒漠化意味着土地退化,沙化土地的生产能力持续下降,会导致农牧业生产用地减少。威胁交通安全:流动的沙丘会埋没公路、铁路;沙尘暴会降低大气能见度,迫使机场、公路停运。